1. <b id="dtfxi"></b>
      <table id="dtfxi"><acronym id="dtfxi"></acronym></table>
    2.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  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    • 海報新聞

  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    • 抖音

      • 人民號

    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    • 央視頻

      • 百家號

      • 快手

      • 頭條號

      • 嗶哩嗶哩

      首頁 >新聞 >社會新聞

      海報觀察丨“網癮”老年人,正在直播間瘋狂購物

      2023

      / 10/26
      來源:

      海報新聞

      作者:

      姜雪穎

      手機查看

        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

        鍍金項鏈、和田玉手鐲、翡翠掛墜......這些都是楠楠母親從短視頻直播平臺網購的。近日,楠楠趁假期回老家時翻看了母親的手機,發現她從直播間里下單了近20單首飾,各種各樣的首飾堆了一桌,“我不太懂鑒賞,但一看這些首飾就不值錢?!?/p>

        楠楠母親的情況并非個例,國慶假期,“回家第一件事查父母手機”登上熱搜,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父母沉迷網購的經歷。有網友稱,他媽媽已經在直播間里消費了幾萬塊,購買的商品包括不知品牌的保健品、手串、字畫等。

      直播間購入的珠寶首飾

        瘋狂沉迷短視頻的老年人

        老人直播間購物成癮,很多是從沉迷短視頻開始的。

        “以前都是爸媽嘮叨我們別總盯著電腦、手機,現在全反過來了,爸媽在家一刷短視頻就能刷一天,不做家務也不出去遛彎,有時甚至刷到深夜一兩點不睡覺?!痹诒本┕ぷ鞯男∮诮衲甏汗澖o父母更換了新款智能手機,本想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網絡時代,結果卻發現父母開始沉迷于短視頻,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

        山東淄博居民小呂查看了母親手機屏幕使用時間,發現母親每天瀏覽短視頻的時間竟然在5個小時以上,一周刷短視頻超過38小時。

        QuestMobile發布的《2022銀發經濟洞察報告》中統計,短視頻在上網的老年人群體中的滲透率高達71.2%,也就意味著至少有2.28億的51歲以上的老人在刷短視頻。而這些50歲以上移動網民月人均使用時長121.6小時,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超過4小時,同比增長8.6%,增速明顯高于全網平均水平。另據KAWO發布《2023銀發經濟下的社交媒體營銷》統計,60歲以上的網民中有80%平均每天會花1.5小時刷短視頻。

        海報新聞記者調查發現,刷短視頻之所以受到老年人青睞,因為他們比年輕人更敏感和偏愛網絡互動激勵。小呂的父親表示,“刷短視頻可以領錢”。

        在安卓系統的軟件下載界面,抖音極速版、快手極速版等短視頻平臺明確標注“看視頻領現金”“看視頻看直播領紅包”等話術。進入操作界面,用戶每日簽到、觀看短視頻與直播、瀏覽低價商品等行為,都可以領到現金紅包或金幣作為回報,其中金幣可以于次日自動兌換為“抵用金”,而抵用金可以提現,前提是綁定銀行卡、支付寶、微信等,這也為老年人后續的網購行為打通了付費前提。

        直播間劇本“殺”向老年人

        在上述短視頻平臺,有著專門面向老年人的短視頻直播間商家。這些商家已經孵化出直播劇本、話術套路,引誘老年人從成癮到信任,再到消費。

        楠楠順著母親的購買記錄點進了幾家直播間,沒有品牌、環境簡陋,只有“原產地批發”“珠寶精選”之類的字眼。楠楠認為,這些直播間的目標受眾就是中老年人,“因為主播熱情地喊著‘叔叔阿姨’,推銷產品”。

        今年央視315晚會揭露,部分主播在直播間上演“苦情大戲”,他們在直播間里打著幫人解決糾紛、調解家庭矛盾的旗號,實則專門坑騙老人購買產品,讓老人們深陷其中。晚會還曝光了部分直播間雇傭水軍、制造火爆假象并誘導用戶下單的現象。

        楠楠發現,母親觀看的直播間經常上演一種劇本,“為給粉絲謀福利,將產品價格壓到所謂的‘歷史最低折扣’與品牌方大力互掐,主播在把品牌方氣得又是‘律師函’警告又是當場離開直播間之后,價格終于定下來,讓老年人以為主播盡了全力拿到最低價?!?/p>

        2023年7月,中央網信辦發布《關于加強“自媒體”管理的通知》指出,“自媒體”發布信息不得無中生有,不得斷章取義、歪曲事實,不得以拼湊剪輯、合成偽造等方式,影響信息真實性;“自媒體”發布含有虛構情節、劇情演繹的內容,網站平臺應當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;鼓勵網站平臺對存在爭議的信息標記爭議標簽,并對相關信息限流。

        小于的父親也沉迷于直播購物,但買回來的東西遠超日常生活需要,“光是衛生紙,就買了一大堆,壁柜都塞滿了。我感覺我家的衛生紙最起碼能用兩三年?!?/p>

        實際上,這些沉迷直播購物的老年人,在日常生活中大都十分節儉。楠楠說,“媽媽只要身體沒有什么大毛病,或者能扛得住,根本不會去醫院,更別說體檢了。但買1000多塊錢的手鐲一點都不心疼?!?/p>

        直播引誘下單為何難禁止

        直播間的種種帶貨套路,曾多次被媒體曝光,相關部門已經關注到這類問題。

        近年來,中央網信辦等監管部門相繼出臺規定,明令禁止誘導付款、隨機出現廣告彈窗、演戲炒作等帶貨手段。一些短視頻平臺也宣布,平臺將對賣慘帶貨、編造離奇故事、演戲炒作等行為進行違規處罰。

        但時至今日,針對老年人的互聯網服務供給端依然存在誘導消費、詐騙信息等問題,老年人防不勝防。

      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,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潘曙雅撰文分析,短視頻是中老年人當前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和信息獲取方式。而在當下的短視頻媒介環境中,專業技術性造假、智能化技術造假、闡釋性和語境置換式造假等更為隱秘和高超的造假手段不斷出現,對中老年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。因為對虛假短視頻缺乏識別能力,相當數量的中老年人成為數字謠言的傳播者、網絡騙局受害者,人身和財產利益遭到損害,而這也阻礙了中老年群體真正融入媒介化社會。

        潘曙雅強調,了解中老年人面對虛假短視頻的信息識別機制、提高中老年人在短視頻時代的媒介素養勢在必行。

       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建議,考慮到老人用手機打字溝通的難度,平臺應該給老年人開辟電話熱線這樣更加方便的渠道,不能只靠在線客服。如果老人在購物過程中遇到糾紛,證實是直播間的問題,平臺方應該督促帶貨方盡到賠償責任,維護老年消費者的權益。

        據阿里巴巴2020年發布的《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》,在“老年人是否需要接受數字生活的服務培訓”上,子女和老人均表示需求強烈,72%的子女和73%的老人希望獲得數字服務培訓。值得深思的是,兒女認為,老年人最應該接受網絡安全防詐騙方面的指導(67%),而老人自身則最渴望獲得網絡購物技巧(71%)和網上支付技巧(63%)方面的培訓。

      責編:姜雪穎

      審核:鄭義風

      責編:鄭義風

      相關推薦 換一換
      国产人成aⅴ影视_韩国三级hd在线电影中文_亚洲中文无码人妻_人妻aⅴ中文字版_亚洲人成αⅴ网站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