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視新聞
20多年前,一張小女孩坐在籃球里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,籃球里的孩子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籃球女孩”。
如今照片的主人公錢紅艷已經長大,還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一員參加了本屆亞殘運會游泳比賽,她是如何從“籃球女孩”變身為“水中飛魚”的,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。
盡管已拼盡全力,但在女子100米蛙泳SB4-6級比賽中,錢紅艷還是沒能晉級決賽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錢紅艷:我覺得盡力就好,因為我在水里面的感覺就很自由,我很喜歡和隊友之間大家一起拼搏的那種感受,我還是會一直堅持的。
比賽時全力以赴,失利后盡快調整,悅納自己。面對困難,27歲的錢紅艷總有一份超出年齡的淡然。1996年,錢紅艷出生在云南曲靖的一個小村莊,4歲時的一場車禍,讓她永遠失去了下肢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錢紅艷:當時我那張床的空間有多大,我的活動空間就有多大,床邊有一扇小窗戶,我每天只能就趴在窗戶上,然后從窗戶看外面的世界。每天院子里面,我弟弟,還有其他院子里其他的小伙伴,他們跑跑跳跳每天去上學。
為了讓女兒不被束縛在家里,錢紅艷一家人嘗試了很多方法,直到錢紅艷的爺爺將半個破舊的籃球“改裝”成“代步工具”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錢紅艷:我爺爺他去親戚那的時候,他就看到了半個籃球,那時候還是套在馬脖子上給馬喝水用的那種,然后他可能當時腦子里面就想到了我,說籃球正好跟我下半身是一樣大的,我是不是也可以坐在里面套著籃球走,而且籃球也是個圓圈,套上之后它周圍也是有一層防護作用,所以他就想到了可以借過來讓我試一下,結果沒想到正好。
隨后錢紅艷的爺爺又找了兩塊木頭,磨出把手,讓錢紅艷用手當腿撐地“走路”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錢紅艷:我爺爺算是木工活很厲害,籃球畢竟是消耗品,當時社會上各界好心人士,他們會給我郵寄籃球。寄給我之后,每用壞一個,我爺爺每次都是他親自動手,就把我籃球剪開,跟我身體切合的那種角度。每年我使用的木把手,他也是一年給我換一次。
剛開始練習套著籃球走路時,錢紅艷的身上總是會被籃球磨出水泡,時間一長,傷口甚至會潰爛,但她從未放棄。經過無數次的練習,錢紅艷終于學會了套著籃球走路,她也像其他孩子一樣進入了學校學習。
2007年,全國殘運會在云南昆明舉行,11歲的錢紅艷在家人的陪伴下去看了一場游泳比賽,運動員們在水中矯健的身影一下子觸動了錢紅艷。于是,看完比賽后,父母帶她找到了游泳隊的張鴻鵠教練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隊教練 張鴻鵠:當時她還小,記憶猶新。我搞了那么多年的殘疾人體育里邊,像她那么高位截肢的還是比較少,但她個人來說意愿很強烈,我說錢紅艷來試試看吧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錢紅艷:我換上泳衣,然后游泳館里面人又多,我就害怕不敢出來,就覺得很害羞。當時我的啟蒙教練李老師他就一直鼓勵我說,沒事,大家都不會看,你看我也是殘疾人,沒事的,就一直鼓勵我。他就自己換了泳裝,然后他自己下到水里面,把我抱下水,在水里托著我的身體,讓我自己在水里慢慢學會漂,然后又托著我的身體,讓我學會各種動作。
相較其他運動員,沒有雙腿的錢紅艷在水中平衡更難控制,但她每天都咬牙堅持至少要游一萬米。除了專業的游泳訓練,她還通過舉啞鈴、做仰臥起坐、手臂伸展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手臂力量和平衡能力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隊教練 張鴻鵠:殘疾人游泳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平衡的問題,解決流線的問題。作為紅艷來說,她下肢沒有(腿)發不出力來。下方沒有固定,沒有支撐,她比別人就要付出更多努力。她還是比較倔的,一直想游好。吃苦,紅艷是從來不怕的。
日復一日的堅持,錢紅艷的游泳技術越來越好,她也開始在國內外的大小賽事中嶄露頭角。如今,沒有比賽的時候,錢紅艷是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殘聯的一名工作人員,每逢遇到有心結的殘疾人,她總會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,鼓勵他們擁抱生活。
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錢紅艷:我從小到長大都是在黨和政府、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下一路成長起來的,沒有大家的幫助,就不會有我今天。在游泳當中的堅持,讓我變得更自信、自立、自強。(殘聯工作人員)身份的轉變就給我感受很不同,覺得很有成就感,自己也能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。希望通過我的一些事跡或者是我自己的一些堅持,帶給大家一些鼓勵,我覺得這是讓我很開心的事情。
責編:
審核:劉美顯
責編:劉美顯